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十分严重,我国疫情也在高位运行,防控正处于关键紧要期。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要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针对病毒变异的新特点,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本领,完善各种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从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再到迎战德尔塔、奥密克戎……两年多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抗疫取得了难能可贵的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形成了“动态清零”这一控制疫情的“法宝”。要更加坚决果断,把各项防控措施落细落实落到位。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两年多前,追溯中国经历的每一次战“疫”,我们始终不放弃救治每一个感染者,不惜一切代价挽救生命,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中国共产党对14亿多人民的庄严承诺,更是中国伟大抗疫斗争的真实写照,始终是中国抗疫不变的遵循。
正是为了人民,从刚出生的婴儿到108岁的老人,无论病情再重、年龄多大,不抛弃也决不放弃。
武汉、南京、西安……每当疫情袭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建设者们废寝忘食,让一座座方舱医院在短时间内拔地而起;医护工作者“白衣作甲”、向险而行,与病毒赛跑、与病魔较量;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奔波忙碌,只为守护保障好老百姓的生活。
在面对疫情冲击时,有的国家因为各方面的压力选择“躺平”,但“躺平”不可能“躺赢”。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指出,“躺平”实际上是其他国家无奈的选择,在经过多种尝试以后,寻找不到一种理想的控制新冠的策略,于是干脆就“躺平”。拒绝“躺平”是中国鲜明的态度,更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忠实体现。
以我国14亿多的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群体的现实国情,如不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势必令感染风险加大,最终将形成规模性反弹,中国医疗体系将面临被击穿的风险。
“动态”就是不追求绝对零感染,“清零”就是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快速和精准的“动态清零”,正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
最高峰时容纳5000多名患者的吉林省最大方舱医院12日实现清舱;长春市多个区基本实现了社会面“动态清零”;上海方舱医院平均住院时间正逐步缩短至一周左右……
当前,疫情防控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充分证明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是全力以赴维护好、呵护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实践充分证明,困难考验了中国人民,也锻炼了中国人民。砥砺于磨炼、成长于奋斗,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
坚持就是胜利,坚持一定胜利!
-----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