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育新芽——画笔疗童心 美术学院“美愈童心”民族地区少儿艺术疗愈赋能行动“三下乡”之旅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09-0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本网讯】为响应党的二十大乡村振兴战略,聚焦民族地区少儿心理需求,2025年7月14日,阿坝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美愈童心”实践团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三江镇,开展以“非物质遗产文化+红色文化+美术疗愈”为核心理念的“三下乡”活动。团队通过艺术载体为当地儿童提供心理关怀与成长支持,助力其疏导情绪、增强文化认同。

7月14日,实践团队抵达三江镇街村亲情屋,以“绘画表情”“逛三园”等趣味活动开展破冰行动,拉近与小朋友的距离。同日,团队开展藏羌锅庄舞教学,教师通过示范、分组练习等方式,从基础动作到特色技巧逐步引导,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藏族非遗文化魅力。

F08A9

【图一】藏羌排舞分解动作练习

7月15日上午,实践团举办安全讲座与科学家故事分享活动。下午以“认知非遗、动手实践、传承文化”为核心,从“你见过哪些扇子”的提问切入,展示竹编团扇实物,引导孩子们观察结构与功能,助力其掌握基础竹编技巧,深化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培养保护传承意识。

39E6D8

【图二】非遗团扇课

7月16日上午,实践团开展防溺水与科学分享会,强化孩子们的互助防范意识。下午,老师介绍扎染千年历史,通过海绵块绑扎染色演示讲解“防染原理”,孩子们完成充满创意的扎染作品并兴奋分享,不仅学会基础技能,更加深了对非遗文化的认知。

14A6D9

【图三】扎染成品展示

7月17日上午,社区开展以“冰淇淋与水果”为主题的创意绘画课,团队成员通过图片讲解绘画技巧,引导孩子们创作,提升其绘画技能与审美能力。随后开展“我把红歌唱”主题活动,激昂的红歌悄然播下爱国种子,让孩子们体会对祖国的热爱,理解团结、勇敢等美好品质的意义。7月18日,树叶贴画课将落叶变“宝”,作品展示环节童趣盎然,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让他们在与自然素材互动中发现自然之美,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与创造力。

20EC9E

【图四】歌唱红歌

122DC3

【图五】树叶拼贴画课堂

7月19日,剪纸课堂以西汉皮革剪纸故事导入,结合南北风格剪纸作品讲解其在节庆民俗中的意义。孩子们围绕“传统节日”主题创作,剪出灯笼、月饼等元素,在动手过程中感受剪纸之美,增强非遗保护意识与文化自信。7月20日,实践团在亲情屋举办展览,汇聚扎染、绘画、手工团扇、剪纸、树叶拼贴画5种手工艺品,展现传统与创意的碰撞。闭幕赠礼环节温馨感人,礼物承载着美好回忆与情谊,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39DAA8

【图六】欣赏作品

11C227

【图七】非遗文化作品展

活动落幕,实践团踏上归途。他们以行动诠释青春责任与使命,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担当。此次行动意义深远,不仅为民族地区少儿搭建情感表达平台、助力身心健康成长,更以艺术为桥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推动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均衡发展,凝聚社会对当地少儿成长的关注与支持。

160C05

【图八】实践团成员合影

图源:美愈童心”民族地区少儿艺术疗愈赋能行动实践团队

稿源:美愈童心”民族地区少儿艺术疗愈赋能行动实践团队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团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