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25年7月3日,阿坝水磨镇西路边茶研学窗口内气氛热烈,在多方见证下,由阿坝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宋弘,团委书记李家发积极协调推动的“党群互助暖心站——高校人才校外实践基地(水磨)”正式揭牌成立。这标志着汶川县在深化校社合作、孵化本土人才、激活乡村振兴动能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县委组织部、县委社会工作部、县人社局、镇人民政府、阿坝师范学院、汶川县团委等单位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校地合作新模式的诞生。

团委穿针引线,架设实践育人桥梁。实践基地的顺利落地,凝聚着学院团委的智慧与汗水。阿坝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宋弘立足"实践育人"理念,强调学校党委对实践育人和服务地方的重视,阐述学校始终秉持着服务青年、服务社会的宗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引导广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签约仪式上,阿坝师范学院团委书记李家发与汶川县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欧阳海兵签订《校外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学校团委在多次调研座谈的基础上,穿针引线、整合资源,最终促成阿坝师范学院院团委与汶川大同社工达成共建共识。

知行合一共振,青春赋能乡村。仪式现场上,阿坝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表示,此次"党群互助暖心站高校人才校外实践基地"的落成,不仅是校地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我们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生动实践。学校始终秉持"扎根阿坝、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此次与汶川县共建实践基地,就是要让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的大课堂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希望同学们珍惜这一宝贵平台,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真本领,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阿坝大地上,让青春绽放在乡村振兴中"。我们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校地携手培育的这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必将成为推动阿坝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活动现场,县人社局局长高旖、水磨镇人民政府镇长杨靖、县团委副书记崔瑾分别对阿坝师范学院2025届大学生创业团队汶川青绿做激励发言并揭牌。

青春浇灌沃土,共绘振兴画卷。在与会人员热的掌声中,阿坝师范学院团委书记与汶川县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共同签订《校外实践基地共建协议》这一刻,象征着校社合作迈入新阶段,标志着高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服务需求实现深度对接。双方紧握的双手传递着共同育人的坚定信念,这份协议不仅是一纸文书,更是搭建起连接校园与社区的桥梁,为青年学子开辟了知行合一的实践沃土。签约仪式后,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既是对合作前景的美好祝愿,更是对"校社携手育人才,青春建功新时代"这一理念的热切期待。首批入驻基地学生代表表示,全体入驻学生将珍惜宝贵实践机会,虚心学习,躬身实践,努力用专业所学服务乡亲,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

"向下扎根生长,向上开花结果。"阿坝师范学院团委通过搭建校地实践平台,不仅探索出"高校育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新路径,更构建起"地方搭台、高校育人、群众受益"的共赢新格局。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青春智慧与乡村振兴的协奏曲正奏响时代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