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团委2024年暑假网络“云实践”新闻报道(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发布时间:2024-08-26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本网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团中央2024年暑期“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安排,校团委组建了多支网络“云实践”社会调查团队。其中,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主题,组建了1支团队共11名队员回到家乡就近就便开展为期1个月的社会调查。

此次活动借助网络平台,跨越地域线下实践,对广安邻水手掌木偶戏、自贡富顺豆花、泸州叙永打铁花、泸州泸县彩龙、凉山盐源甲搓舞、甘孜道孚安巴农耕文化旅游节、河南长垣油馔制作工艺、内江古法制糖工艺、成都金堂黄包蛋、成都武侯四川相书、自贡沿滩晒醋进行社会调研,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了解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现状和非遗文化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访谈、资料收集、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到当前非遗文化传承面临诸多挑战,如传承人群体老龄化、技艺传承断代,内容形式过于僵硬等。但同时,也发现一些创新举措带来的希望,如数字化保护手段的应用、与现代产业的融合等。调研的地点主要是队员各自的家乡,主要以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表演为主,能够很好当地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当地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也十分重视,如在文化馆开设见习馆,非遗表演进校园,周末兴趣班等等方式促进非遗的影响。非遗传承人们和政府工作人员也对团队调研成果表示肯定,表示非常支持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大家多出门去家乡看看。

此次云实践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思路,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暑假生活,还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更有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图文:贾效一

编辑:阿师青年媒体中心新闻编辑部

审核:雍青纳么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团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