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乡村“五大”振兴,产业振兴是第一位的,只有产业兴旺,才能让农民增收致富。根据团中央2024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安排,校团委组织学生骨干成立网络“云实践”社会调查团队,其中“农民(居民)增收致富渠道拓展”团队2支,共11名队员回到家乡就近就便开展为期1个月的社会调查。
2支团队分别由校二课中心张徐兰和校团委办公室王晓弘2名同学担任调研小组的组长。调研一组的调研地位于阿坝州若尔盖县降扎乡格吉村、宜宾市高县庆岭镇文武社区、德阳市中江县南华镇芦堰村、雅安市名山区新店镇古城村、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镇和达州市渠县三汇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实地观察等形式,全面了解农民增收致富的情况。调研二组通过调查队员所在的家乡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农民收入水平、特色产业解决当地就业情况以及特色产业发展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问题,进而为农民增收致富建言献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扩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鼓励以出租、合作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闲置房屋、“四荒地”等资源资产,创造条件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政策支持。调研一组在调查中发现,调研地主要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农民增收渠道单一、收入增长缓慢、当地农民对农业增收致富的信心较低等,调研小组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调研组成员对家乡发展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共同富裕有了更深刻的认同,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学好专业知识,建设家乡的信念。




供稿:校二课中心
编辑:校团委新闻编辑部
审核:雍青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