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师学子三下乡:深入调研,制定调整工作,加大推普力度

发布时间:2023-07-01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本网讯】为深入了解普通话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使用情况,促进民族共同语言的普及,帮助克服人际交往中的方言隔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1日,我校“青春随党勇担当,推普支教圆梦想”志愿小队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开展推广普通话的实践调研和宣传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志愿推普小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作问卷调查,坚持“面向全年龄阶段,面向各类职业”原则,对老年人、中年人、小孩子等100多名群众开展问卷调研,了解当地居民的普通话使用情况,及其对在民族地区的推广普通话的看法。

“感谢国家的政策支持,红原县的旅游开发让我们接触普通话的机会不断增加,能够听懂普通话。”

在去调研的路途中,志愿者们了解到,因为红原县拥有3个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大力开展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所以当地旅游业发达,店铺商标、宣传标语以藏汉双语为主。但是,通过问卷调查以及面对面访谈,志愿者发现,当地有一大部分居民因学历水平、四川地区方言、民族语言等因素的影响,他们能够听懂一些普通话,但是说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有一定困难,并且认识的汉字有限。

“感谢国家的政策支持,红原县的旅游开发让我们接触普通话的机会不断增加,我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就经常听外地的游客讲普通话,逐渐地我能懂他们说的意思,然后我也逐渐学会说普通话了。但是,我没有系统地学习普通话,所以,我只能听懂和勉强说一些但不识字。”一位环卫工阿姨说。志愿小队成员通过访谈发现,县城中像她一样的居民还有很多。他们学历水平较低,平时以民族语言交流为主,后来因为旅游业的开发接触了许多外地游客,逐渐能听懂普通话。他们也普遍认为,自己能听懂普通话,可以进行一些基本的交流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识字和去纠正普通话发音。

当然,红原县的经济在不断地发展,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志愿小队也对一些年轻人进行了问卷调研,他们的学历水平基本在初、高中以上,平时通过和游客交流、在校学习、网络媒体接触普通话,他们可以说一口较为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但是,志愿者发现,部分受调研者在拼音学习方面还存在问题,他们的普通话受方言和民族语言影响程度也有差异。

“普通话对于当地的发展以及民族团结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普通话的推广必须重视起来。”

志愿小队还对当地居民对于推广普通话的看法进行了调研。除了一些年龄较大的居民不太关注普通话的推广外,其他大部分居民都认为普通话需要大力推广,因为当地大力发展旅游业就必需要和外地游客交流,如果语言不通那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现在红原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我们必须要和外地游客进行交流。如果我们继续说当地民族语言或者使用的是非常不标准的普通话,游客可能会不理解我们的意思或者产生歧义,他们交通住宿会不方便,那么游客可能会不愿意来我们这里。所以,普通话对于当地的发展以及民族团结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普通话的推广必须重视起来。”一位商铺老板在问卷访谈中回答到。

在调研中,志愿者也了解到,因为当地政府的大力宣传和经济发展需要,当地大部分居民对于普通话的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并支持当地政府和社区所采取的集中培训、学校组织的学生进行普通话宣传推广教学活动等措施。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志愿推普小队对当地除学校学生外的其他居民普通话使用情况和对普通话的态度,为接下来推普小队在当地的推普工作的制定和调整做出依据。

稿源:刘璐艺

图源:“青春随党勇担当,推普支教圆梦想”志愿小队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团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