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了使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刻领悟为什么要推进以及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等重大理论问题,为了更好的巩固和宣传乡村振兴成果,为了促进青年大学生学以致用,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开展实践,阿坝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青”尽全力,以“教”促兴团队在映秀镇镇政府开展为期10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教育关爱、社会调研与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以“教”促兴,探寻乡村振兴之路,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在活动正式开展的前一天,团队指导老师文学与传媒学院团委书记李伟伟老师召开线下会议,就活动期间成员的安全问题、物资准备、活动细则等方面做出强调,之后团队负责人刘莉对活动部署安排进行详细解释,以便活动后续能够顺利开展。
【图】活动准备会议
【图】团队出征前集体照
本实践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教育关爱,以“教”促兴。2022年7月10日上午9:00在映秀镇文化活动中心室内举办阿坝师范学院2022年暑期“三下乡”--“守护朝阳,助力成长”社会实践活动开班仪式,映秀镇专武部长、副镇长王亚镇长出席本次仪式,团队成员、当地学生及家长参加会议。在开班仪式上王镇长对本次活动做了简单介绍,并就学生的个人安全问题以及活动纪律进行强调说明,他表示,会全力配合和支持项目的进行和开展。团队负责人刘莉则向学生和家长简单说明了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会议结束后,团队成员就参与学生的个人信息以及意向课程进行登记,根据统计结果进行课程安排和分组教学,除此之外,团队成员确保每位参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承诺书并加入微信家长群,在学习和安全上做好保障。
【图】开班仪式
【图】映秀镇专武部长、副镇长王亚发言
【图】团队成员登记学生信息
为了给孩子们上好课,团队成员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例如开会讨论课程设置方案、备课、搜集和打印相关资料,还会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水平进行内容调整,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的教学任务,力求做到最好,尽力给孩子们解疑答惑,让他们能有所收获。团队根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不仅给孩子们安排了语数外主要学科课程,也设置了绘画、折纸、安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体育锻炼等课程,寓教于乐,于稚传承。2022年7月11日-17日,每天早上9:00团队成员抵达映秀小学教学场地根据各组的计划安排进行授课教学,下午14:30-17:40进行“一对多”的课业辅导以及组织多种类型的户外体育活动,包括篮球训练、足球游戏、小游戏等,力求做到劳逸结合。体育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在团队成员的组织下有序排队至校门口,由家长接送回家。经过几天的相处,各组负责老师与孩子们之间有了一定的熟悉度,教学氛围融洽。在课程学习、作业辅导之余,在王镇长和汶川青少年活动中心馆长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组织学生对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三个展厅进行了参观。为更好的建设活动中心,同学们积极建言献策,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参观结束后,全体成员在大厅进行了集体合影留念。



【图】团队成员开展学科课程教学




【图】团队成员开展主题课程





【图】团队成员进行课业辅导







【图】课外活动
2022年7月18日上午9:20阿坝师范学院2022年暑期“三下乡”--“守护朝阳,助力成长”社会实践活动结业暨授牌仪式在映秀小学会议室举行。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田敏,映秀镇党委副书记魏贵斌,文学与传媒学院团委书记李伟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学生及家长参加本次仪式,会议由李伟伟老师主持。仪式共4项议程,首先由各方代表发言,其中,学生代表姜康毅在发言中说到,通过一周左右的学习生活,不仅让我们学习到了许多知识,而且非常开心可以和老师们一起打篮球、做游戏,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田敏书记说到,首先感谢映秀镇镇政府对本次活动的支持,感谢各位家长对阿坝师范学院的同学们的信任,也感谢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的付出与努力,同时,从刚才的学生代表发言中也确实体会到这次活动的意义,希望在今后能够加强与映秀镇的合作,多开展类似于这样的活动,也希望在座的小朋友们努力学习,学有所成。魏贵斌书记作总结发言,本次活动对于阿坝师范学院和映秀镇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映秀镇的孩子们在阿坝师范学院“小老师”的带领下,不仅学到了知识完成了大部分作业,而且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我们的“小老师们”也通过本次实践活动,锻炼提高了自身的师范技能和素养,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也尝试着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望今后加强与阿坝师范学院的联系,以开展更好的合作。同时,他也对阿坝师范学院和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发言结束后,由田敏书记、魏贵斌书记为小朋友们颁发证书和奖品,随后,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充分提高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共青团阿坝师范学院委员会与映秀镇人民政府经前期商议,决定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形成双向服务协作关系,由双方代表田敏书记和魏贵斌书记签订协议书并进行牌匾交接仪式。仪式结束后,全体参会成员移步映秀小学操场进行合影留念。
【图】结业暨授牌仪式

【图】学生代表姜康毅发言


【图】田敏书记、魏贵斌书记发言
【图】颁发证书和奖品


【图】双方代表签订协议
【图】授牌成功
【图】集体合影
除了实施教育关爱,社会实践团队还进行了乡村振兴及“家校社”环境对儿童成长意义为主题的社会调研活动,以及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2022年7月9日,根据前期协商计划安排,团队成员在映秀镇专武部长、副镇长王亚的带领下前往映秀乡村振兴模范村——渔子溪村、一碗水村开展实地调研,探访了“5.12”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渔家大院、乡村振兴示范村村委会等地,考察当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了解当地乡村振兴举措与成效。从王镇长的介绍中,团队成员认识到当地坚持党建引领、多措并举,开辟了极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了解到了当地政府极其重视对退役军人相关政策的具体落实工作,也学习到了当地驻村干部、模范党员的优秀事迹。与此同时,团队成员也利用课业辅导的中午休息时间走访映秀镇街区,对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居民、学生及家长等开展调研访谈。

【图】王亚镇长向团队成员介绍映秀镇的发展情况


【图】实地走访乡村振兴示范基地

【图】学习模范党员优秀事迹


【图】团队成员进行调查访谈
2022年7月14日,王亚镇长帮忙联系了映秀镇负责旅游文化宣传的工作人员陈贞燕陈姐和景区解说员,在陈姐和解说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首先来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第一站——漩口中学遗址。漩口中学位于汶川特大地震震中区域,是“5·12”地震中唯一得到较为完整保存的大型遗址。倾倒的教学楼废墟前,一个巨大表盘记录着10年前地震发生的那一刻:14时28分。左边的记事碑墙记述了汶川地震造成的巨大损失和全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奋起抗震救灾的英雄壮举。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曾叮嘱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曾经山河有痕,如今涅槃重生。接下来,团队成员又走访了茶祥子和博爱新村饭店。其中,茶祥子地处茶马古道要冲的映秀镇,产茶历史悠久,全镇有百年老茶树20余万株。发展茶产业是当地灾后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听到“茶祥子”的茶叶2017年曾登上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一带一路”沿海上丝绸之路“盛世公主”号邮轮沿途巡展10多个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很高兴,勉励他们精益求精、创造名牌,为“一带一路”建设多作贡献。团队成员一边品茶,一边认真聆听陈姐讲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所进行的嘱托希冀。而当我们来到博爱新村饭店时,店长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当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饭店时的场景,邀请我们参观饭店墙上的各种照片。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团队成员在实际中切身感受映秀镇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寻访观察映秀独特的发展振兴道路。

【图】漩口中学遗址
【图】师生正在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灾难发生的真实情况

【图】团队参观合影


【图】参观茶祥子与博爱新村饭店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本社会实践团队以教育振兴为主题,同时加以社会调研活动,在这期间,团队成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积累了有关乡村振兴的理论知识和宝贵经验,同时作为师范生,也锻炼提高了自身的师范技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改进自我,提高自我。在映秀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团队指导老师李伟伟老师的帮助下,在团队成员的团结协作下,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图】活动结束后团队进行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