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师范学院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报道六——藏汉双语学院赴壤塘县蒲西乡尤日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2-07-2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本网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加大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进一步增强青年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在阿坝师范学院藏汉双语学院团委书记多吉党增老师的带领下,由藏汉双语学院格桑梅朵“樱·才”志愿服务团队(总计11人),前往壤塘县蒲西乡尤日村深入开展为期10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辅导中小学生暑假作业及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等四大板块。

(图为出征仪式)

(图为开班仪式)

深入开展普通话,加大普通话普及率

“书同文、语同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梦想。为响应党的号召,助力乡村振兴,7月13日,阿坝师范学院藏汉双语学院格桑梅朵“樱·才”志愿服务团队推普实践团在壤塘县蒲西乡尤日村开展趣味推普教学实践活动。通过有趣的活动引导教学,让小朋友们在快乐中学习普通话,了解推普的重要性。主要将推普教学活动分为六个板块:观看推普教育视频;开展推普小游戏,学念绕口令、顺口溜,纠正字音;绘制张贴推普标语;学习汉字笔画书写,纠正易错字写法;绘制推普主题黑板报。通过这些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普通话的普及率,助力乡村振兴。

培养兴趣爱好,助力推广普通话

为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实现“乡村支教,人才先行;爱心支教,智启童心”的支教目标,团队以实际行动来丰富乡村学生有关红色推普、艺术美育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专门开设了手工制作、藏文书法、舞蹈教学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推普团队成员带着小朋友们用当地的各种树叶制作《树叶贴画》等手工作品;并根据当地的民族特色以及志愿者的专业知识为学生们进行一对一藏文书法教学;为丰富课间活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志愿者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推普小队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不忘纠正学生们普通话的发音标准,以此来规范学生们的普通话。团队成员通过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来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来增加学生们说普通话的机会和学生们用普通话交流的时间,让学生们敢说普通话,爱说普通话。这些课程不仅让学生了解普通话、爱上普通话,还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知识水平。

走访民众,深入了解普通话推广程度

为了让当地村民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在支教期间团队成员对部分家庭进行了走访,对当地普通话普及和推广情况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访谈。小队成员就“是否能够熟练地使用普通话”,“学习普通话的主要困难有哪些”,“在家中与家人主要讲哪种话语言”等问题向当地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村内开展访谈,调研显示,当地的大多数村民无法用熟练的普通话进行交流,其原因是带有方言口音、又缺少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在日常生活交流中,80%以上的当地居民普遍使用当地语言,较少使用普通话。推普小队在此次家访中了解到,绝大部分村民希望国家加大普通话宣传力度,开展更多此类推普活动。同时,志愿者们也向他们汇报了近10天来的支教情况以及孩子们在学校的基本情况。

结业典礼

为了总结十几天以来的支教生活,7月23日上午,团队成员和学生们在尤日村举行了一场结业典礼,此时,“离别”也成了双方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学生与老师分别通过唱歌、跳舞来消解“离别”愁,传递不舍之情。当日上午,所有志愿者提前布置好了活动现场,壤塘县团委书记尼玛俄热和副书记出席了本次结业典礼。活动伊始,团委书记以及团队队长发表讲话,队长向领导以及前来的学生家长汇报支教工作情况,领导们对团队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并且表示由衷的感谢此次前来的支教团队,并在典礼上给每一位志愿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典礼途中,老师们通过一起跳民族锅庄,唱《幸福尤日》,来表达对孩子们最真挚的祝福,而孩子们演唱的《听我说谢谢你》表达了对老师们的感谢。

本次社会实践主要内容为大力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不仅要提高当地学生普通话普及率,还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培训,来帮助学生们学会学习普通话,学会运用普通话,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稿源:洛绒青措 张玉琴 多吉党增

图源:暑期社会实践小组成员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团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