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本次“三下乡”活动是校团委号召下,由美术学院分团委牵头,美术学院29名同学组成团队,开展语数外及美术基础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文体活动、社会宣传与调查等志愿服务。2019年7月6日至2019年7月15日暑假期间内,在指导老师刘少勇及申报者负责人周世松同学的带领下,每天步行来回到水磨镇吉祥社区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
一、活动前期准备:
1在6月10日,美术学院团委向各班级发通知各班级人员积极报名参与此次三下乡活动,通过综合能力考查,严格筛选确定参与人员名单。
2在美术学院团委学生干部综合考虑协商下确定此次服务地区为水墨镇吉祥社区,并提前与社区负责人员联系沟通,初步确定此次实践活动方案。
3在6月20日至6月30日期间,指导老师与申报同学多次向参与同学开展前期培训,培训包括:实践具体内容、人员分配、选定小组长、安全教育、采购所需物品及后期宣传记录等。
4培训期间每位同学出勤率百分之百,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培训,认真听讲,参与讨论并分析活动中可能遇到问题和困难如何解决的可行方案,明确活动每组负责人,以及总负责人落实到位。
42019年7月6日正式开始,至7月15日结束。

(培训大会)
(分组讨论)

(培训大会)
(改进培训大会)
二、与社区负责人协商场地,利用社区办公室作为辅导小朋友的场地。同学们认真打扫办公室,合理布置场地,尽最大可能为小朋友提供安全,舒心的学习环境。以及每天完成辅导任务后打扫教室,让同学们知道劳动确实很辛苦,但却是苦中带甜的。劳动的感受,在劳累时大汗淋漓的感受。这些都不是能从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所能触摸到的,这种感受是同学们内心深处的,最平凡而又殊于一般的感受。
做一件事有始有终,要有责任心,让社区负责人放心。以后初出社会,做一个有责任,敢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通过这次实践,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无论是会还是不会,都要有勇气面对它,尝试一下。做了,是困难的领导;不做,是困难的俘虏;在实践中收获了许多,同时也能发现许多自身的不足。让同学们明白在今后的学习当中更加努力,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


(打扫办公室,布置学习场地)
三、辅导学生完成暑假作业,以及有针对性补充课外知识。
短暂的传递爱心辅导小朋友三下乡活动在和小朋友的依依不舍中结束了。虽然这次暑假下乡活动时间很短,带给他们的知识也不是很丰富,但给他们增长了见识,带给了他们课堂上得不到的快乐,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我们志愿者人数比价多,更多时候进行一师对一生,或者一师对二生的分配辅导,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辅导小朋友,特别是对他们相对薄弱学科进行补充和强化。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土生土长,从小受周围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城市小孩相比,往往会显得更加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少自信心理,又害怕会说错被老师批评,会遭人耻笑。发言基本处于被动位置,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用亲和力的语言给于肯定。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要尊重热爱学生,对学生是肯定的态度,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对学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当然,这次活动也让我们看到了小朋友的学习环境,山区的孩子不仅没有退缩,而是更加刻苦的学习和更加快乐的成长。走进农村中小学教育,了解农村中学教育的现状,同时认识到了水墨镇教学工作的困难与艰辛,体味到了这里教师工作的酸甜苦辣,更促使同学们今后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辅导作业过程中)
四、绘画课
绘画是一种艺术,可以说是人类表情达意的一种形式。无论是孩子的还是成人的绘画作品,都附带了个人感情因素在里面。绘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才能,它对情感思维的发展有推动作用,绘画的过程是想象力高度运行的过程,可以拓宽小朋友的精神思维空间,学画画十分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老师给每位孩子发一张白纸,提供蜡笔、水彩笔。虽然笔不够人手一盒但是小朋友们一边是礼貌地借用,一边是大方地给予,交汇成这堂其乐融融、意义独特的绘画课。在这样温馨的氛围里,既培养了乐于分享的品质,又收获了更深厚的友谊。
在我们老师的协助下,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作画。作为大学生,我们能想象到的范围自然比孩子们要广,但无一是特长,反而纠结于哪一方面画得更好一点点。而他们根本无需多虑,在他们单纯而美好的认知世界里,无非是蓝天和房子、绿树和飞鸟、大海和小船、各种小动物,还有与他们相伴的老师们,笔尖飞舞之间,一幅幅独具特色的可爱图画在孩子们手中诞生了。下课后,大家在画纸上写下了名字,满意地把自己的创作上交给老师。
老师们巧妙地以绘画课为契机,让孩子们学会分享,体会分享的快乐,让这堂课更有意义。好的教育,往往就是这么简单。最后我们请社区负责人为各位小朋友进行了简单的评比,为每位小朋友发放了我们准备的小礼品!

(绘画课中及发放小礼物)
五、手工课
通过手工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寻找生活中的美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学生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丰富我们的思想。
此次手工课用半天时间进行,充足的时间留与学生认真思考如何制作,制作什么手工作品,此次课程主要用可塑橡皮,揉纸材料创作。学生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上好手工制作课,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尊重其个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发放美丽乡村节能、环保知识及垃圾分类宣传单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对公共机构在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的认识。做好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营造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提高资源意识、节能意识、环境意识向社区发发放美丽乡村节能、环保知识放倡议书,倡议如下:
1做行为节约绿色办公的自觉者:珍惜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件办公用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节约适度为原则,控制每一个能源资源使用行为,不因贪图个人便利而浪费能源资源,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长期坚持、久久为功。
2做行为节约绿色办公的先行者:认真学习节约能源资源知识与要求,带头实施节约能源资源行为,带头分享节约能源资源经验,带头传播生态文明思想,以做好身边事示范引领身边人,形成绿色办公群体效应。
3做行为节约绿色办公的创新者:创新节约能源资源的途径和方法,创新节约习惯的养成方法,以创新促进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工作方式在全市蔚然成风。
4做能源紧缺体验者和绿色低碳出行者:以低碳的办公模式和出行方式体验能源紧缺,支持节能减排,带动全社会深入、持久、自觉参与节能低碳行动。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提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十多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
因而我们制作好美丽乡村节能、环保知识及垃圾分类宣传单向社区挨家挨户发放及宣讲国家实行垃圾分类的目的,意义,做好宣扬国家政策的积极实行者,在其过程中,社区居民非常支持我们向大家宣讲,得到居民的认可和赞扬。在这次实践中,我们收获了待人接物的经验,训练了社会宣讲的能力,增强了团队意识与责任感。这些收获,让我们学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与人为善,心怀感恩;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更加注重团队合作,更有责任心。社区实践,其实,就是一次小的社会历练。
七、音乐舞蹈课
通过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意境美,有感情地表现歌曲情绪,引导学生们对音乐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来促进与当地学生们的交流以及通过一些歌曲激发他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达到激励作用。
在此期间教小朋友唱《捉泥鳅》、《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虫儿飞》、《心愿》,以及他们自我展示表演舞蹈。每天一节音乐课,让学生劳逸结合,充分展示自我,增强个人自信心。音乐课中刚开始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众口难调,这些小朋友是不同年纪的,有小学一二年级,五六年级,还有初中的学生。低年级的学生歌词都不认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列举出几十首歌,让不同年级的学生选择想学的,最终确定以上五首。
无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学生都可以学习,不少学生能够单独唱几首歌,带领着大家一起唱。从一句一句地指着歌词教,直到他们完全学会,让我们的支援者由感欣慰,在最后一天的音乐课中,每个学生将自己的歌声送给我们,那一刻似乎同学们更加能明白教书育人的的神圣自责吧。
八、了解社区经济发展情况,参与纺织车间体验
通过短暂充实的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农村经济发展身处的沧桑正道,也愈发相信农村必将迎来长风破浪的一天,并且,我们感受到作为大学生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异常艰巨!今中国的最大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层经济是刻不容缓要提上去的,基层经济提不上去谈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通过社区负责人的介绍,当地主要依靠旅游业,手工业发展,其次是农业。社区有“吉仁喜目谷”旅游风景区,“义乌——汶川,对援携手来料加工扶贫”纺织厂房。在厂房老板的介绍下得知,此厂是义务援助下帮助当地建设的,同时此厂房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是当地经济困难较贫困的社员。帮助大家脱贫致富,促进就业,提高经济收入。了解到员工的基本收入保障,每天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家庭生活情况等,在厂房老板的帮助下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善。同时在厂房老板的邀请下体验了服装的加工成型,如何操作新型缝纫机,裁线等。感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变化以及人们生活的日益优越,更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优惠对当地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丰富同学们的阅历,增加了经验,还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信吉祥社区的美好前途指日可待。
九、社区采风速写写生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所有人一贯相信的定理,作为美术生,学美术专业的我们更需要通过实践来进行创作,从自然生活中获得灵感,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过程对于给画创作非常关键,画农村题材,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农村。体会其中劳动的酸甜苦辣,不仅是对绘画功底的磨练,更可以了解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古迹,文化底蕴,还可以有效的锻炼眼睛观察能力及了解事物本质的敏感直觉。
十、游戏
游戏是一种符合小朋友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知识,促进其智力、语言等各种能力的发展。小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张扬和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和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意志品质、态度情感等因素也得到锻炼和培养。
这有利于促进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传统教学习实施以小学生发展为本位,以小学生学习为本位以开放为本位和以提高小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的教学,能对教学起到推动作用。
在我们志愿者的共同带领下,与小朋友玩游戏,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友谊关系,带给他们一个不一样的假期,欢声笑语传递在社区中,传递在大山之间,一片祥和,这才是他们童年应有的欢乐呀!
十一、颁奖仪式合影留念
时光飞逝,短短的岁月就结束了,我们社会实践的成员在最后那天,同我们的学生们轻轻吟唱起了一首又首歌曲,没有过多的语言交流,一切情谊与感受都融入了浓浓的歌声中。望着层峦迭嶂的高山,我们歌声定会飘过去吧,让大山里所有的孩子都听得到。他们定会听出这些大哥哥大姐姐对他们的殷切希望,让他们知道,大山是阻隔不了他们求学之路的,为了理想奋斗吧,为了希望奋斗吧,要知道在无限的爱心下,希望是永恒的
纯洁的心灵和质朴的本性。他们的童年是快乐的,他们的成长是自然的,可偏偏缺少了能让他们获得更好的知识,没有知识这些山区孩子的未来是什么呢,他们的希望是什么呢。
我们这些志愿者,正在用实际行动来点燃这些孩了的希望之火,让他们知道还有许多人关心着,关注他们的成长,他们的前途是光明的。虽然在成长中他们会经历更多的挫折与困难,但他们的精神不会垮,不会灭,因为有无数的志愿者在背后支持他们。值得我们欣慰的是那些身处逆境,坚韧不拔的他们坚持与困难作斗争,从来没有放弃过,那黑黑亮亮的眸子不正是这种精神的凝结吗?人生中有许多事是不能由自己决定的,但我们可以选择抗争,用自己的力量去征服
怀揣青年爱国之情,进入社会基层,这次实践活动让同学们经受了很多挫折和磨难,也得到了很多帮助,“德才兼备、智慧永恒”的校训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镌刻在每一个学子心中,成为我们引路的灯塔。而这短暂的社会实践中,百姓心声让我们更加明确当代大学生肩负的使命,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将更加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自己应有的贡献。对社会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前进的步伐愈发坚定,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人踏踏实实的行动!而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大学生注定要成为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发挥坚不可摧的先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