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师范学院举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讲座

发布时间:2018-04-17文章来源:团委新闻与评论部 浏览次数:

【本网讯】为了指导阿师广大学生特别是“双创团队”进一步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充分展示阿坝师范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成果。4月16日下午2点,由阿坝师范学院学工部牵头,党政办、宣传部、教务处、校团委、保卫处协办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讲座在南苑剧场顺利举行。这次特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王燕、成都市锦江区绿氧生态环境保护中心理事长兼党支部书记刘耀源作为演讲嘉宾,成都交通文艺广播FM91.4旅游事业部总监兼市场部总监敬奕江、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在读研究生方利鑫来到阿师进行沟通交流。阿坝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吴昊教授、阿坝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向武教授、副校长甲任、毛英热情参与接待,校党政办、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校团委、对外合作处、资产经营公司、二级学院党总支负责人,及各学院辅导员、就业干事和同学们共同到场聆听此次讲座。讲座由甲任教授主持。

 

8B5A4

创新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是21世纪青年需要拥有的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并列的“第三本护照。”讲座伊始,王燕老师为在座诸位讲解“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即课堂、实践、校园文化。她从双创教育的时代背景,向大家讲到了实施“三位一体”大学生双创教育的重要性,应该把参加课外科技比赛作为高校深化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转、以赛促创,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她将中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20目标呈现在大家眼前并得出——“课程教学结合度不够”、“实践教学深入度不够”、“文化活动参与度不够”是影响“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三个方面,时间维、生态维、文化维是构建高校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主要三维。她向在座诸位给出了通信工程学院关于参加课外科技比赛的管理办法,讲解其坚持“四导”原则:学院领导是前提、宣传引导是关键、专业指导是根本、制度创导是保障。并结合我校实际给出具体建议及做法:我校应该确立指导思想,明确价值取向、不断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和学生团队建设,取得好成绩、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最后,她对如何实现“互联网+创新创业培养”做出简略分析,并得到了在座师生的一致认同。

刘耀源先生以“课外学术竞赛简析”为主题,借助亲身经历和奋斗过程对创青春、挑战杯创业、公益创业和“互联网+”等科技创新创业赛事等方面展开讲座,他从比赛流程、框架结构、比赛技巧、建议写作框架、文献查找方法、作品讲解示例六个方面向大家分享了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技巧,并从赛事缘起、赛事目标、发展历程、评价标准、常见问题、典型项目和非典型项目七个方面为大家分析了公益创业实践赛,他还将阿师实际情况结合典型项目和非典型项目,具体分析了阿师公益项目的适合的项目选择。他从比赛流程、报名时间、报名方式、参赛对象、参赛项目要求五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互联网+”大赛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从“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完成作品过程、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类、其余注意事项、获奖情况简介六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相关情况。他讲到,阿坝师范学院在选择有价值的研究题目时应紧扣竞赛主题、紧跟社会热点、紧密联系专业知识、紧密贴近生活,作有价值的研究题目,他还就如何撰写作品做出简要介绍。最后,刘耀源老师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取得的工作经验开诚布公地传授给大家,并结合阿师部分院系专业优势,提出了一些珍贵意见,他号召各二级学院加强团队建设和管理,使“互联网+”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有显著提高。

阿坝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吴昊教授做总结讲话,他对两场讲座的主讲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真诚的问候。他提到,此次讲座促进了学校校园改革的发展,提高了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积极性,积极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创业提出的具体要求,推动了学生的创新创业。他希冀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和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全面落实2018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努力营造“比学习”、“比创造”的良好风尚,共同助力创新创业发展。

此次讲座不仅为阿师学子搭建了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而且为阿坝师范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系列活动的拉开了序幕,进一步引导学生铸就“志存高远、奋发进取、求实创新”的良好创新创业精神。同时,此次专题讲座也促进了阿坝师范学院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学术交流,营造了良好的交流与学习氛围,更为我校“两评估,两转型”的深入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6EA88?e=.png

人物链接

王燕,第三届四川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连续获得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获得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科研成果二等奖,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指导老师,所带学生获得国家级省奖30余项科技奖项,2017年成为四川省高校优秀辅导员校园巡讲团成员,在全省高校进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巡讲,所带学生党支部多次获得“四川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并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

刘耀源,成都市锦江区绿氧生态环境保护中心理事长兼党支部书记,入选2014年“锦江人才计划”高层创业(公益创业)资助人才,入选2015年锦江区社会组织管理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第二届“天府伙伴计划”成员,2014年“创青春”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支持环境保护公益项目20余项,主持和参加横纵向环保科研项目6项,曾累计获得各类各级学术科技竞赛奖国家级8项,四川省级5项,发表环境科学与工程核心期刊学术论文15篇。

实习学生记者:张碟、钟晨阳

图源:电视台

终审:钟顺秋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团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