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强化大一新生应急处置能力,将安全教育深度融入军训实践,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9月25日14:20,我校于田径场开展急救知识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特邀汶川县红十字会团队授课,军训教官全程协同配合,江玲老师担任主讲,为新生们带来一堂生动实用的“生命必修课”。

【图一】海姆利克急救法演示
培训开场,江玲讲师结合真实急救案例,以接地气的表达点明掌握应急技能的重要性。针对海姆立克急救法教学,她通过场景模拟,详细演示成人、婴儿两类人群的不同操作方式——成人采用“腹部冲击”,婴儿则实施“背部拍击+胸部按压”,并联合军训教官配合示范,逐点拆解动作细节,帮助新生树立“主动避险”的应急意识。

【图二】教官示范心肺复苏正确姿势
在急救培训的心肺复苏教学环节,江玲讲师以“心脏骤停黄金救援仅4分钟”的数据强化重视,借助模拟人偶开展实操教学。她精准讲解按压位置、动作要领及深度频率标准,演示人工呼吸的气道开放、细节要点,并现场对比纠错;军训教官全程协助配合,补充实用技巧,江玲讲师反复强调“30次按压+2次通气”原则,确保新生扎实掌握心肺复苏全流程。

【图三】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急救方法
最后,江玲讲师带领团队梳理海姆立克急救法人群差异、心肺复苏核心流程,通过重申“按压深度5-6厘米”“黄金救援4分钟”等关键要点,帮助新生巩固知识。军训教官结合军训场景,补充“同学不适先判意识、及时呼叫”等实操建议,让新生明确急救是“冷静应对+科学配合”的综合能力。

【图四】教官讲解专业急救知识
此次培训以“讲解+演示+互动”的多元教学模式,将安全教育生动融入新生入学第一课。它不仅填补了新生应急知识的空白,更在其心中播下敬畏生命、勇于担当的种子。这堂实用的“生命必修课”,为新生独立校园生活筑牢安全防线,有力助推他们成长为懂自救、能互救、有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学生记者:马海牛牛 马浩舟 何姝秦
图源:阿师青年媒体中心新闻编辑部
稿源:阿师青年媒体中心新闻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