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展青年壮志豪情,筑阿师灿烂未来。为纪念“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80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重温红色经典,增强我校师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展现青年学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由阿坝师范学院主办,校团委、学工部、音舞系、工会承办的为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合唱比赛于12月9日晚7点在音舞厅隆重举行。我校党委书记马洪江教授、校长凌道明教授、校党委副书记甲任教授、副校长毛英教授、副校长肖幼林研究院、副校长马昌威副教授、纪委书记沈云教授莅临比赛现场和各系、部、处、室的领导、老师及广大同学们一起观赏了此次精彩的合唱比赛。
担任此次比赛的评委老师有:音乐舞蹈系副主任、九寨神韵艺术团副团长张刚教授,音舞系合唱与指挥、钢琴教师袁文杰副教授,音舞系声乐教师付莉,音舞系声乐教师刘东,音舞系合唱与指挥教师孙志福,音舞系声乐教师曹旖焕,音舞系声乐教师黄凰。
比赛伊始,马洪江教授为此次比赛致辞,为大家回顾了“一二·九”运动的背景和意义。来勉励同学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提高自己的责任和创新意识,不断努力为中华圆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他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奔腾,遇不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一二.九”运动作为转变思想的运动,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大家弘扬热情、积极主义观念,发展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不断追求,提高素质和动力,高举“弘扬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的旗帜,向着祖国的繁荣、经济的奔腾、民族的振兴而奋勇前进。他也希望通过此次合唱比赛,能让阿师学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在先辈们光荣的事迹中做到自强不息,奋斗不止,面对生活,拒绝享受,珍惜时光!
本次比赛每个系代表队有两首参赛曲目,一首是规定曲目校歌《岷江之魂》,一首自选曲目。在主持人宣读完比赛规则后,教职工合唱团首当其冲带来了《在太行山上》,他们激昂慷慨的朗诵,真挚的感情,深深牵动着观众们的心。嘹亮的歌声悠扬辗转,雄浑而有气势,焕起了在场所有人慷慨报国的凌云壮志,震撼人心的歌声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气势磅礴的合唱更是博得了现场阵阵热烈掌声。各系部参赛队伍也倾情演绎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热情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更好,改革开放好,具有时代特色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被演绎的淋漓尽致;真挚抒发了王二小不畏强暴,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歌唱二小放牛郎》;熟悉的《保卫黄河》;耳熟能详的《游击队之歌》;广为唱传的《革命党人永远年轻》……使比赛现场群情激昂,异彩纷呈,高潮迭起。整场比赛中,台下观众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连续不断的掌声和喝彩声交相辉映。爱国主义的精神风貌通过气势宏伟的歌声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同学们饱含的热情,嘹亮的歌声,扎实的演唱功底,整齐的着装,专业的指挥,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给评委老师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必定要数基础教育合唱团的表演了,他们洋溢着蓬勃向上的精神歌唱魅力阿师、旋律悠扬的钢琴伴奏、俏皮可爱的表演、饱含的热情、嘹亮的歌声、扎实的演唱功底、整齐的着装、专业的指挥……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当然音舞系合唱团的表演也带给观众不少震撼,他们身着华丽,用不同唱法合唱校歌,书写完美与经典;混声合唱《怒吼吧,黄河》作为终曲,用富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的笔调,充分再现了中国人民终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必胜信心,最后以“战斗的警号”多次重唱的形式,给人以巨大的号召力,展现了中国上世纪近50年代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
千年光辉里历史,颂中华爱国精神。此次合唱比赛,既提高了系部凝聚力,也增强了阿坝师院学子的爱国之情。同学们用飞扬的歌声吟唱了难忘岁月,用熟悉的旋律演绎了时代的激越。此次比赛在辅导员和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人人参与,利用课余时间精心准备,积极练习,展现了阿坝师院青年学生爱国爱校,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本次合唱比赛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丶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的生动教育。全院15个代表队用独具匠心的唱法和服饰,大气磅礴的歌声和旋律歌颂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阔步向前的豪迈气概,唱出了新时代青年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浓厚深情和热情讴歌,歌声催人奋进,气势振奋人心。

党委书记马洪江致辞

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

现场颁奖
学生记者:吉呷阿沙莫
稿源:校团委新闻与评论部
图源:校团委电视台
编审:钟顺秋
责任编辑:陈贵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