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加强阿坝师范学院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全面推进基于民族团结教育的“五化”育人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助推学校应用转型发展,丰富藏羌彝文化走廊内涵,11月4日晚7点,由藏汉双语学院严木初教授主讲的“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专题讲座于阿坝师范学院南苑剧场顺利举行。阿坝师范学院各年级参与党校培训课的学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严木初老师用讲故事、举例子、谈感受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强调了信仰信念,即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当下年轻人的信仰即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共产党,没有信仰就没有灵魂。他让大家明白自己从何而来,也为我们介绍到,我国各民族的“根”都一样。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传统氏族部落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而以地域文化为纽带的结合体出现,到原始社会末期时,民族就此产生。

紧接着,他讲到,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分为民族分化、民族组合、民族同化三种变化类型。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民族地区至关重要。他反复强调,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他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关系还有不完善性,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民族团结的相对性、民族互助的有限性、民族和谐的初步性。而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的原因是由民族实体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决定的,是由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并与社会现实及民族政策有关。他说到,交流是理解的途径,理解是团结的前提,而热情与尊重则是交流的重要原则。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才能团结一心促进民族繁荣。民族的明天是消亡,民族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自然的、渐进的历史过程。在各民族密切联系交往中不断增加共同性,减少差别性,最终趋于一致。

最后,他祝愿,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民族大家的梦,也是我们各民族自己的梦。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新时代青年要有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阿坝师范学院作为立足藏羌地域的阿坝州唯一一所高等学府,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我们义无反顾,责无旁贷,而“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专题讲座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有你有我。
学生记者:王丽薇 王兰 卿文
稿源:校团委新闻与评论部
图源:校团委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