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诵读千古美文,聆听古诗书韵,传承华夏文明。4月18日下午两点三十分,由阿坝师范学院图书馆、校团委联合主办,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校学生会承办的世界读书日之“中华美文”诵读大赛决赛在南苑剧场隆重举办。阿坝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向武,党委副书记孙建平,副校长甲任,图书馆馆长赵保华,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熊刚,校语言工作委员会韩晓玲,校语言工作委员会卜凡,图书馆馆员姚媛媛出席比赛并担任比赛评选嘉宾。阿坝师范学院师生汇聚一堂,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悠远韵味。

比赛伊始,彰显中国青年青春和热血的美文朗诵《青春中国》描绘出中华文化诵读的优美画卷。选手沈博、吴琦琪,他们的声音高昂悲愤,为在座观众再现了鸦片战争下,热血青年们不甘沉沦,用鲜血和不屈信念浴血奋战,保卫家国的激烈场面。《大漠敦煌》,几经苍凉,选手张婷、余菲带我们游走在我国西北的漠漠荒原,领略苍茫大漠中的敦煌扑面而来的历史感与厚重感。选手刘馥铭、王朝辉,陈福丽、王旭分为两组,共同演绎《我的南方和北方》,以铿锵悠扬和婉转柔和的声音,向我们展示了北方的辽阔粗犷和南方的温婉柔情,其字字句句中蕴含的充沛情感,自然地流露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赢来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我是一个任性孩子》,是著名诗人顾城的经典作品。作品表达了孩子天和失落以及成长为一个成年人的孤独。选手严雨池,起初用声音欢快稚气,充满生机,充分展现了孩子梦想用彩色蜡烛去勾画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人生。随着感情深入,她的声调逐渐变得低沉悲凉,画面中的孩子变得失望,再现了作者顾城的内心世界,博得评委们一致好评。一字上九天,凤歌笑孔丘。选手黎明丽把酒《寻李白》,以声音的抑扬顿挫再现了李白的傲慢,豪放,抱负,失意,追忆起自命不凡、狂放不羁的诗仙李白的一生。她的朗诵时而哀伤,时而灵动,时而轻快,让在座师生再次寻回诗仙,寻回盛唐。选手陈晓菊,她用激昂奋进的朗诵表达面对生活的磨砺、未来漫长道路时,依然要保持一腔热血,饱含对未来的无限希望,向观众诉说着对《相信未来》的美好憧憬。选手衣小华,索朗卓玛带来《情系中华》,表达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延绵不绝的文化底蕴,中华两个字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听之心中泛起对祖国母亲的深情。选手甘玲以朱自清的优美散文《匆匆》低沉委婉的朗诵,表现出朱自清老先生淡淡的哀伤,淡淡的惋惜以及对光阴易逝、时光匆匆的叹惋之情,声声诠释出最美的“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树”的忧郁情怀,引得在座师生诗词与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比赛期间,熊刚、韩晓玲、卜凡分别对选手们的美文诵读进行了准确、专业的点评。韩晓玲用温柔细腻的女声朗诵《会唱歌的鸢尾花》,将比赛推向高潮。婉转悠扬的声音仿佛将人带入了梦境中,如诗如画,沉醉不已。
比赛末,向武对此次比赛作出重要点评和总结。他讲道,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并说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因此,阿坝师范学院举行“中华美文诵读大赛”对传承中华文化意义重大。能够出席此次“中华美文”朗诵大赛,不仅享受了一场中华文化盛宴,而且体验了一次语言与文学的现场教学,他希望阿师现场点评模式能更多地运用到学校各种比赛上,充分使阿师学子及时发现“闪光点”,根据自身所长,走好发展自我之路。
同时,向武提到国务院教务部近日发布的《教师教育2018——2020行动计划》,并引用中国书法协会主席苏士澍“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强调阿坝师范学院师范专业类学生应不断加强“三字一话”训练,努力用这块敲门砖,叩响成功的大门。随即,他对阿师发展寄予殷切希望。希望全校师生积极学习、掌握并传承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校正处于“两评估”“两转型”关键时期,希望全校师生积极提高自我素质及自我修养,引领应用型转型的教学模式,积极投入应用型转型当中;希望2018年阿师积极进行应用型转型,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形成一种全新的培养机制,打造令师生满意,令人民放心的应用型本科大学。

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阿坝师范学院是扎根于民族地区的高等学府,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悉,此次世界读书日之“中华美文”诵读大赛决赛是阿坝师范学院2018年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的首发活动,随后,相关活动还将陆续开展。
附{获奖情况}:
一等奖:严雨池
二等奖:甘玲 黎明丽
三等奖:陈晓菊 陈福丽 王旭 赵寅成
优秀奖:吴琦琪 沈博 张婷 余菲 刘馥铭 王朝辉 衣小华 索朗卓玛 江顺 朱悦敏 恒琼
学生记者:毛国帅 李青霞 解刚巧 吕自强 张碟
稿源:校团委新闻与评论部
图源:校团委电视台
终审:钟顺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