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灵动阿师晴方好,志愿身影添欢笑。伴随着第35个教师节的到来,2019年阿坝师范学院的迎新工作于9月10日正式拉开帷幕,校园里除了往日琅琅的书声,还增添了新鲜的面孔,当然,不可或缺的是阿师迎新志愿者们的身影。这些身影构成了阿师迎新工作中靓丽的风景线。跟着记者的采访,我们走进志愿者,了解志愿者。看看他们对这次迎新活动有什么想说的。
在记者的采访中,很多志愿者都不是第一次参加活动,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特别的收获,资源与环境学院18级学生罗欣鹏说,在这次迎新活动中,她看到了许多新鲜的面孔,感受到了他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与上次马拉松活动相比,这次志愿活动更加强调交流。文学与传媒学院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崔金燕回答道,之前有在学生会后勤部当过志愿者的经历,这次的志愿服务让她更有不一样的感觉,因为此时自己的身份是师姐,希望能够给新生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展现阿师学子的风采。马克思主义学院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王柳叶同学回答道,这次的迎新志愿与在图书馆做志愿者有很大的不同,虽然都很有价值,但是这次的志愿服务能让我更好地接触新生,能够从她们身上学习到许多表达交流的技巧,同时,通过帮助能够让她们少走许多弯路,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除了感受不同,这次志愿活动也让志愿者收获了不同的东西。资源与环境学院18级学生曾洪艳谈到,她上一次当志愿者是在汶川马拉松比赛的时候,一次接触到的社会人员比较多,来自全国各地。而这一次她接触到的主要是家长和学生。虽然同样是为他们服务,给他们提供帮助。这一次却感觉到更加的亲切。因为迎来的是阿师校友,阿师学子,阿师的家人。通过迎接新生,她认识了很多新的面孔,新生们身上的活力与朝气极大的感染和鼓励了每一个人。在迎接新生的过程中,有了一种被肯定的喜悦。
在表达对新生的祝语和希望时,志愿者们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罗欣鹏说,最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注意学习和其他活动的安排,上课的时候认真,军训的时候努力,课外的时候积极。文学与传媒学院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杨蔓妮说,大学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许多人在起点就开始做梦,结果期盼的美梦到最终都将度过一生的噩梦,但不乏有的人从起跑线就开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到最后成为人生赢家,不管怎样你都将为你的选择而买单,所以要珍惜大学生活的每一天,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迎新的工作,有苦也有甜。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18级学生杨如在接受采访时说,很累,也很辛苦,但是看到师弟师妹们满怀憧憬的眼神以及他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觉得今天一天的努力和辛苦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也是应该的,因为自己是阿师人,有必要为阿师做点儿什么。杨如还说道,以前经常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种活动的志愿者,在这么多次的志愿者工作中,学会了很多,一个好的志愿者,并不是看你得到了多少,而是看你付出了多少,在本次志愿者活动中,也是感觉非常的累,每当他想到此处的时候,就会想起去年同为新生的自己,如今时光飞逝,自己也成为了去年接待自己的志愿者,每年都有不同的人担任志愿者,每年如此,就像一个传统般一直延续。
我们同为阿师人,我们携手阿师共发展。一批一批的新生走进阿师校园,为阿师注入了青春的活力,这背后离不开志愿者的付出,更离不开每一个岗位上,辛苦工作,默默无闻的阿师人的努力。新生老生携手进步,老师家长共同关注,有了我们,阿师更加辉煌,因为阿师,我们更加自豪。
学生记者:李鑫 向柞潍 苟灿娟
稿源:校团委新闻与评论部